一)色差 原因: 1炉温太高或太低 2固化时间太长或太短 3固化炉排气不充分 解诀措施: 1调整固化炉炉温 2调整链速 3检查排废气系统或增加排废气孔 二)桔皮 可能原因 1涂层太薄或太厚 2固化炉升温速率太快或太慢 3固化温度太低 4粉末超过储存期,结团 5粉末舞化不良 解诀措施 1调整喷抢参数或链速 2检查并调整固化炉 3调整炉温 4更换粉末或与厂家联系 5调整粉末的雾化 三)缩孔 可能原因 1与其它粉末供应商的粉不相容 2工件前处理不充分 3受空气中不相容物污染 4压缩空气中含有油或含水超标 解诀措施 1彻底清理喷粉系统 2检查前处理 3检查喷粉区域是否有不相容物 4检查气源,安装过滤器 四)针孔 可能原因 1喷涂厚度太厚 2底材含水汽 3喷涂电压太高 4抢距太近 5粉末受潮 解诀措施 1降低喷涂厚度 2预热工件 3降低喷抢电压 4调整抢距 5与厂家联系 五)附着力差 可能原因 1底材前处理不充分 2涂层固化不充分 3涂层太厚 4底材变化 解诀措施 1检查前处理设备和前处理药液 2检查炉温延长固化时间 3调整喷涂参数降低厚度 4与底材供应商联系 六)沟槽不易上粉 可能原因 1喷粉前处理不充分 2喷涂“云雾”太宽 3工件接地不好 4喷涂电压太高 5抢距太大 6喷粉供粉气压太低或太大 7粉末太细 解诀措施 1调整喷抢角度使粉末直接对着沟槽 2使用小的阻留嘴,与喷抢厂商联系 3检查挂具及按地电缆 4适当降低喷涂电压 5适当缩短抢距 6调整供粉气压 7降低回收粉的使用 柒)上粉率差 可能原因 1工件接地不当 2喷抢电压不合适 3粉末受潮 4回收粉加入过多 5挂具设计不合理 6喷抢气压太大 7喷粉房排风太强 8喷抢电极损坏 9粉末在电极上沉积 解诀措施 1清洁设备的按地装置和挂具 2检查抢、清洁抢或更换抢 3更换粉末或与厂家联系 4降低回收粉的使用 5重新设计挂具,减少屏蔽 6降低喷涂气压 7降低排风 8更换电极 9清洁电极 八)冲击或柔韧性差 可能原因 1涂层固化不完全 2底材和前处理差 3涂层太厚 4底材变化 5检测温度太低 解诀措施 1检测炉温 2检查底材和前处理药液 3降低喷涂厚度 4与底材供应商联系 5在>20℃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再检测 九)沾砂 可能原因 1工件处理不干净留有尘粒 2重复使用的回收粉末过筛 3喷涂线不清洁 4回收粉用筛网太粗 5所供应的粉末中有渣子 解诀措施 1仔细处理工件表面 2将回收粉过筛 3清洁粉房、回收装置、传输带和挂具 4使用较细的筛网 5与粉末供应商联系 十)出粉不均匀 可能原因 (吐粉) 1粉末流化不好 2粉末受潮 3粉末太细 4输粉管过长 5压缩空气不稳 6空气压力不稳 7文氏管老化、磨损 8抢距太近 解诀措施 1检查流化空气压力 2更换粉末或与厂家联系 3检查并调整回收粉与原粉比例 4适当调整输粉管长度 5检查压缩空气,安装干燥装置 6检查是否压缩空气过载 7更换 8增大抢距 十一)流化不好 可能原因 1粉末太细 2流化床多孔阻流板的孔太细 3流化床多孔阻流板阻塞 4流化床供应的压力太低 5供粉桶内的粉太多或太少 解诀措施 1更换粉末或与厂家联系 2替换 3替换 4增大供粉压力 5粉桶内的粉处于1/3-3/4处 十二)小区域变色 可能原因 1前处理不彻底 2工件表面 有较大的色差区域 解诀措施 1检查前处理 2用化学方法进行前处理清除 十三)不均匀变色 可能原因 1炉温太高或固化时间太长 2固化炉排风效果不好 3涂膜厚度相差太大 解诀措施 1降低炉温,用炉温仪测量炉温 2检查排风系统 3参照“涂层不均匀” 十四)涂层不均匀 可能原因 1上粉率差 2操作者疲劳 3粉末粒径不合适 4抢的各翱分安装不牢 5链速不合适 6喷抢中出粉不匀 7抢的往复不匹配链速 8抢的布局不合适 9抢的角度/距离不合适 解诀措施 2轮班工作,或自动喷涂 3与粉末供应商联系 4检查抢各翱分安装确保牢固 5调整链速 6参照以上 |